记忆中的家乡味道(4)
老家的糍粑是正方形的,具体的制作方法是,将糯米淘净蒸熟后,放进石臼内反复捶捣成泥状,趁热有擀仗擀薄,切成块状。家里常见的糍粑吃法有两种,一种是整个放在煤炉或炭火盆上烤,蘸白糖或直接食用;第二种是切成小方块状,放入锅中油炸,装盘撒上白糖食用(下图)。
其他地方也有用糯米制成的食物,浙江称作年糕,用作煮饭或是炒菜,比老家糍粑口感硬很多,形状也不同。作为老家的特产,方块状的糍粑常拿来送给外地来的亲[……]
老家的糍粑是正方形的,具体的制作方法是,将糯米淘净蒸熟后,放进石臼内反复捶捣成泥状,趁热有擀仗擀薄,切成块状。家里常见的糍粑吃法有两种,一种是整个放在煤炉或炭火盆上烤,蘸白糖或直接食用;第二种是切成小方块状,放入锅中油炸,装盘撒上白糖食用(下图)。
其他地方也有用糯米制成的食物,浙江称作年糕,用作煮饭或是炒菜,比老家糍粑口感硬很多,形状也不同。作为老家的特产,方块状的糍粑常拿来送给外地来的亲[……]
老家用来做早餐的小吃有很多种类,除了各地常见的稀饭油条包子以及从周边传来的热干面和胡辣汤,还有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吃。
滑肉汤(下图左上),是老家早餐小吃里面售价最高的。hillway妈咪的具体做法是,将瘦肉切成条状,用刀背砭一砭,拌入盐胡椒酱油等调料腌制片刻,再放入红薯粉搅拌均匀,用手一条一条地放入烧开的水中,翻滚片刻捞出。老家的滑肉汤胡椒味道比较重,微辣,里面放有白萝卜、黄花菜和葱花,煮[……]
迎接春节的到来,除了晒腊肉等,家里还会炸上一些萝卜丸子、酥肉和肉丸等食物。
油炸萝卜丸子的具体做法是:将白萝卜和胡萝卜用木搜子搜成细丝后,再用菜刀切成丁状,放入盐葱姜胡椒,拌入面粉,搅拌均匀。锅中倒入食用油,一手拿汤匙,一手抓起一把面团,挤出用汤匙放入油锅中炸制。油炸萝卜丸子比较松软,可以直接吃,也可以放入青菜中同炒,或是放入火锅中作为烩料。
油炸酥肉的具体做法是:将瘦肉切成细条状,用[……]
在老家的时候,每年临近春节,家里都会提前买一些五花肉、猪肚、猪大肠、鸡、鸭、鱼、羊腿肉等,先用盐腌上一两天,然后在肉上切一个小孔,用绳子穿起来,放在楼顶上晾晒。晒好的五花肉和鸡称作腊肉和腊鸡,鸭称作腊板鸭,应该是被压成板状的缘故吧。老家的冬天很冷,这些材料晒好以后,就转移到家中悬挂着,吃的时候就割下一块儿。
老家的腊肉无需烟熏。通常有两种吃法,一种是拿来做菜,例如腊肉片炒蒜薹,腊肉片炒花菜。[……]
元旦假期后的第一工作周连续上班八天,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艰难,就到了周末。年终材料紧赶慢赶都拾掇妥当,又开始空闲下来,是时候再想想怎么好好利用时间了。
单位饭堂那位整天戴着扳指和玉珠的新厨子开始兼职卖玉了,紧跟着这周的饭菜变得好吃很多,似乎找到了以前厨子的感觉。
用手机拍下每天中午吃饭的照片,看似简单却难在坚持,有时候狼吞虎咽到一半才想来拍照的事情,漏掉了两顿。第一份是我自我感觉最好吃最[……]
潮阳本地的同事带我们去吃潮汕的小吃,去的是一家海鲜大排档的小店,店门口的摊铺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鱼,应该大部分是海鱼,身体细长,我都不认识。同事和老板用潮汕话点菜交谈,我也听不懂。
我们进屋里找了张桌子正要坐下来,突然有人喊了句:“先别坐,要擦过才能坐的,这里的桌椅比较脏。”于是我们每个人揪了把卫生纸使劲擦桌椅,这一擦才发现确实比较脏。有人解释说,这种路边的小店灰尘很多的。
等碗筷上来,[……]
中午,单位一帮小姐妹说带我去老城区吃潮汕小吃(不过貌似单位也就在老城区)。坐在车里也不知道东南西北,只看见绕过金凤坛的转盘一直往前走,走到一家摊位前停了下来。桌子都是摆在店铺外面的那种。
以前在红磨坊里点过蚝烙、萝卜糕、芋头糕、黄金糕、虾饺、叉烧包、豆豉鸡爪、肠粉这类貌似特色的小吃尝了尝。因为对潮汕小吃了解甚少,又听不懂潮汕话,在外吃饭通常选择的都是有明码标价菜单的饭店,这种街头摊点,还有那些摆着一排海鲜的大排档是从来没有动力去的。
我看着橱窗里的小吃,一脸的迷茫。小姐妹说,你不用管,我们给你点些吃着还不错的尝一尝。
首先端上来的是豪粿,听声音念hao,不知道是不是传说中的鲎粿。听说是用米浆来做的,除了一个蛋黄,两只虾,一块五花肉和两个鱿鱼片之外,吃起来几乎全是米浆,可能第一次吃不太习惯而且分量有多,吃到一半的时候就觉得肚子很胀吃不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