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接触毕淑敏是在读高中的时候。
当时,按照语文老师增加阅读量、提高作文水平的要求,每月和同学们轮流去报刊亭买回《读者》来看。那时候的《读者》真可谓是高中生的良师益友,每每看到有益于写作的文章,就会拿出摘抄本如饥似渴般统统抄录下来,整篇整篇也不觉得累,还常常被好人好事和励志故事感动的稀里糊涂,恨不得为人间真情与大爱痛哭一场。
毕淑敏的散文常常在我摘抄的行列。因为她的文章经常用到排比,文笔也很优美,摘抄下来用处也大。很惭愧地说,当时我的作文经常被语文老师当作范文在班里朗读。说给hillway听,他死活不相信:“像你这种没心没肺,整天不喜欢思考的人,怎么可能写出好文章呢?”但是我真的没有说谎,可能是得益于大量的摘抄与积累吧。虽然天生愚钝,也自我总结了一条高分作文模式:颇具气势的排比加上优美的文笔,再佐以生动的案例,屡试不爽,直到高考结束。
作为应试教育下的产物,总是被迫为了考试而学习,加之不喜欢思考,真正领悟到的知识仿佛少得可怜。既然不用写作文了,也就不再摘抄,不再看那些语文老师制定的刊物。而且当我有一天去图书馆期刊阅览室偶然翻出《读者》来看时,竟然发现我的情感已经不会为那些曾经感动过我的故事类型所感动了,甚至开始怀疑起它的真假。
事隔多年,近日偶然看到毕淑敏的《我所喜欢的女人》,不知创作于何时,觉得很喜欢,不仅仅是文风,还有作者的观点。就像随着年龄的增长,听歌时不再仅仅关注曲调,还会去看歌词和个人想法与心境的契合度一样。
“女人”,这个名词在我看来只不过比“妇女”好听一点点,虽然已经结了婚,但听到有人跟我说“你现在是已婚妇女啦!”我心里还是有些难以接受。曾经也很不喜欢“女人”这两个字。但是在毕淑敏的文章里,“女人”却如此的美好与温润。
去做一个热爱生活的女人,去做一个顺时而动的女人,去做一个勤劳淑贤的女人,去做一个常读善思的女人……
我所喜欢的女人(毕淑敏)
我喜欢爱花的女性。花是我们日常能随手得到的最美好的景色。从昂贵的玫瑰到卑微的野菊。花不论出处,朵不分大小,只要生机勃勃的开放着,就是令人心怡的美丽。不喜欢花的女性,她的心多半已化为寸草不生的黑戈壁。
我喜欢眼神乐于直视他人的女性。她会眼帘低垂余光袅袅,也会怒目相向入木三分。更多的时间,她是平和安静甚至是悠然地注视着面前的一切,犹如笼罩风云的星空。看人躲躲闪闪目光如蚂蚱般跳动的女性,我总怀疑她受过太多的侵害。这或许不是她的错,但她已丢了安然向人的能力。
我喜欢到了时候就恋爱到了时候就生子的女人。恰似一株按照节气拔苗结粒的麦子。我能理解一切的晚恋晚育和独身,可我总顽固认为逆时辰而动,需储存诺大的勇气,才能上路。如果是平凡的女子,还是珍爱上苍赋予的天然节律,徐步向前。
我喜欢会做饭的女人,这是从远古传下来的手艺,博物馆描述猿人生活的图画,都绘着腰间绑着兽皮的女人,低垂着乳房,拨弄篝火,准备食物。可见烹饪对于女人,先于时装和一切其他行业。汤不一定鲜美,却要热;饼不一定酥软,却要圆。无论从爱自己还是爱他人的角度想,“食”都是一件大事。一个不爱做饭的女人,像风干的葡萄干,可能更甜,却失了珠圆玉润的本相。
我喜欢爱读书的女人。书不是胭脂,却会使女人心颜常驻。书不是棍棒,却会使女人铿锵有力。书不是羽毛,却会使女人飞翔。书不是万能的,却会使女人千变万化。不读书的女人,无论她怎样冰雪聪明,只有一世才情,可书中收藏着百代精华。
我喜欢深存感恩之心又独自远行的女人。知道谢父母,却不盲从。知道谢天地,却不畏惧。知道谢自己,却不自恋。知道谢朋友,却不依赖。知道谢每一粒种子每一缕清风,也知道要早起播种和御风而行。
不喜欢这种营养低/信息值低的文章,偶尔茶余饭后调剂下即可。
想来是骗骗高中有点文艺范的女生很好用吧。
说错勿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