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达多》读后感

Jasmine借了一本书,名叫《悉达多》,我之前没有听说过。她介绍说这本书很出名,豆瓣读书TOP250里面排名很高,评价很好。后来她看了开头就看不下去了,我看这本书才150页,劝她说,这么短的小说即使难看,忍着看很快就能看完了。

今天周日,想起这本书既然评价那么好,于是就看了起来。读过的体验和《小王子》有点像,书中的道理好多没有看懂。我所看懂的故事内容如下:

高贵的婆罗门之子悉达多表明光鲜,但内心苦闷,精神没有得到满足,离家去森林里跟着三个沙门苦修,学到了「摒弃自我」的本领。学习了三年后,悉达多觉得「脱离肉身」只是短暂的「麻痹自我」,跟着老沙门没法达到涅槃。于是离开老沙门,去寻找佛陀乔达摩。听过乔达摩的一节经课后,他决定离开,觉得「没有谁能够通过讲经传道获得解脱」,也就是跟着佛陀学习也没法成为佛陀,这时他已经懂得有些事情要自身体验,别人教不得。他到城市里遇到妓女,向她学习情爱之道,又向迦马斯瓦学习经商之道,慢慢入了凡尘。经历过凡夫俗子的生活后突然惊醒,决心继续思考。在河边遇到船夫瓦苏德瓦,和他一起生活,学会倾听。后来莫名得到儿子,又突然失去儿子,痛苦让他学会了放下家人,停止与命运抗争,停止烦恼痛苦,懂得了顺应生活,「融入了统一」。

我对佛教不了解,我觉得讲的好像是精神救赎的故事,如何理解周围的世界和人,如何获得精神的解脱。书中让我觉得惊奇的是,身无分文只会「思考、等待、斋戒」的沙门,竟然能迅速敛财,发财之道如此简单。

书中的大部分理论集中在最后几页,也就是悉达多得道以后,摘录如下。

凡人的生活和烦恼

现在他理解他们,理解并分享他们那并非有思想和认知主导的生活,而是仅仅有本能和欲望主导的生活。一个母亲对自己孩子盲目的爱,一个自负的父亲对自己独生子的愚蠢而盲目的自豪,一个贪慕虚荣的年轻女子对珠宝首饰、对男人赞赏的目光盲目而疯狂的追求,所有这些欲望,所有这些幼稚的表现,所有这些简单、愚蠢但又极为强烈、极为活跃和极为顽固的欲望与贪求,现在悉达多已不再觉得幼稚愚昧了。他看出人们就为这些活着,就为这些忙碌终日,四处奔波,相互攻击,彼此争斗,吃不完的苦,受不尽的罪,没完没了地烦恼。可他却因此爱他们,在他们的每一种激情和每一种行动中,他都看到了生活,看到了那种生气勃勃的、坚不可摧的精神,看到了梵天。在盲目的忠诚、盲目的刚强和盲目的坚韧方面,这些人可爱又可敬。他们无所欠缺,学者和思想家完全不比他们高明,只是除了一件小事,一件唯一的区区小事:就是意识,就是对一切生活的统一性的清醒认识。悉达多有时甚至怀疑,对这认识、这想法是否能评价这么高,它是否没准儿也是思索者的一种幼稚表现,也是思考的俗人的幼稚表现呢?总之,在其他所有方面,凡夫俗子都与智者贤人不相上下,常常甚至还远远胜过他们,正像在顽强而坚定地完成必须完成的行动方面,动物有时还会显得胜过了人类一样。

人容易受目标的约束

“一个人探索的时候,”悉达多说,“很容易眼睛只盯住他所寻找的事物,结果就什么也找不到,什么也不能吸收,因为他总是想着要找的东西,因为他有一个目标,便受到这个目标的约束。探索意味着有一个目标,发现却意味着目光自由,胸怀坦然,没有目标。可敬的人呀,你也许事实上是个探索者,因为你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却看不见某些眼睛跟前的事物。”

智慧是无法传达的

不是开玩笑。我讲的正是我的发现。知识可以传达智慧却不能。人可以发现智慧,可以体验智慧,可以享有智慧,可以凭智慧创造奇迹,却不能讲述和传授智慧。这便是我年纪轻轻时已经预感到,并驱使我离开了那些老师的发现。我发现了一个思想,果文达,它是我最好的想法,可是说出来你又会以为我在开玩笑或者胡说八道。它就是:每一个真理的反面也同样真实!也就是说:一个真理如果是片面的,那就只能挂在嘴边不停地讲,不断地形诸文字。能够让人思考和能够言说的一切,通通都是片面的。一切都片面,一切都是局部的,一切都缺少完整性,都缺少圆满和统一。乔达摩佛陀讲经时谈到这个世界,不得不把它分为轮回和涅槃,分为虚幻和真实,分为痛苦和解脱。没有其他办法,想传道就只有这一条路。然而世界本身,这围绕着我们和在我们心中的实际存在,从来也不片面。从来没有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或者整个轮回或者整个涅槃,是完全神圣的或者完全罪恶的。只是看起来像这个样子,因为我们让虚幻慑服了,以为时间是什么实在的东西。时间并非实在,果文达,这我一而再,再而三地经历过。既然时间并非实在,那么存在于现世与永恒之间,痛苦与极乐之间,以及恶与善之间的分野,也就是虚幻的错觉了。

没看懂的一段理论

一切罪孽本身就蕴含着宽恕,所有小孩本身就蕴含着老人,所有新生儿都蕴含着死亡,所有濒死者都蕴含着永生。没有一个人可以从另一个人身上看出他在自己的路上走了多远,强盗和赌徒有望成佛,婆罗门则可能成为强盗。在深沉的禅定中,有可能忘掉时间,把一切过去的、现在的和将来的生活通通视为同时,于是一切都善,一切都完美,一切都附属梵天。因此,我觉得存在即是善,死即是生,罪孽即神圣,聪明即愚钝,一切肯定皆是如此,一切都只需要我的赞成,我的同意,我的欣然接受,因此对我来说都好,都只会促进我,决不会伤害我。我以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体会到,我非常需要罪孽,需要肉欲,需要追求财富,需要虚荣,需要最可耻的绝望,以学会放弃抗争,以学会爱这个世界,不再拿它与某个我希望的、我臆造的世界相比较,与一种我凭空想象的完美相比较,而是听其自然,而是爱它,乐意从属于它。

发表回复

您可以匿名评论,只有「评论」 是必填项,其他的都可以不填。如果填写电子邮箱地址,有人回复时您将收到邮件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