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图书馆看到一本崭新的《马拉松名将手记——42.195公里的孤独之旅》。这本书是日本马拉松名将、日本马拉松纪录创造者大迫杰的跑步手记。从练习马拉松过程中外界的舆论影响到他个人曾经历过的生理、心理矛盾与烦恼,大迫杰讲述了在独自奔跑的过程中学会与自我对话、应对外在的纷扰,进而让自己内心变强大的心路历程。此外,大迫杰也面向大众跑者分享了关于饮食、训练、睡眠与恢复的实用建议,针对跑者感兴趣的31个问题做出了解答。
正如书中所说,很多时候,跑步是和自己身体、心灵对话,疲惫、伤痛、失败,失败难免会让人迷茫。我带着一些疑惑和兴趣,在hillway不解的眼神中,把这本书借回家,并认真看完了整本书。虽然自己的能力距离马拉松的水平相差十万八千里,但在看书的过程中,发现关于运动的有些道理和感受是相通的。本打算写一篇”读后感“之类,但感觉作者写的有些语句段落对自己很有启发或共鸣,自己没有必要再写,于是挑选书中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跑步是孤独而艰辛的历程。漫漫前路不时让我感到焦虑。但也因此,跑完全程的欢欣和成就感无与伦比,这与人生相通。
奔跑能让人从泛滥的社交网络和爆炸的信息中抽离从而获得自由,重新审视自身,倾听内心的答案。马拉松让我学会独立思考,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这都是马拉松的魅力所在。
能够毫不妥协完成练习并站在起跑线上,本身就已经是一种胜利了。
无论比赛结果是好是坏,这一路我都毫不妥协地走过来了,因此只要站在起跑线前,我就有成就感。只要我尽全力跑过,即使败下阵来,我也只会单纯地觉得,比起尽全力的我,尽全力的他们实力更强劲。
马拉松追求的是忍耐力强与坚韧的跑法。没有一路坚持奔跑,就不能收获强大,最困难的是每天坚持平淡而普通的努力。路程再长,前方总有终点。
变强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每次都做高强度训练,过着高强度的每一天。只需要简简单单地日复一日,周复一周。尽管大家都期待着戏剧性的变化,但改变自己其实没有什么捷径,只是以坚定的信念,一点一点改变罢了。
马拉松固然有让人感到艰难的时候,但这之后更有让人感到欢喜的瞬间。如果觉得艰苦,就专注于当下,冷静分析并面对目前的状况。前路也许依旧满是荆棘,但有可能往前一步就能迎来欢喜的瞬间。只要接受并理解疲惫、厌恶等负面情绪,就会找到应对之法。尽量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的状态,艰辛之感就会慢慢发生变化,总之,不要去想前面还有什么困难,怀着乐观与积极地心情,专注于眼前的事很重要。
可能周围的环境会发生变化,但我坚持活在每一个当下的瞬间,我认为,活在当下并直面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是一件富有趣味且饱含意义的事情。
我意识到过于在意他人会让自己身心俱疲,人还是应该面对自己,而非把情绪全部指向他人。竞技生涯教给我的另一件事是,我无法变成他人,他人也无法变成我。个人经验只是个人经验。因此不要勉强自己,把目光放到能够让自己获得成长的事情上就好。越是困难的时候,越不能看得太远,而是要把目光放在脚下,一步步向前,就不会这么痛苦了。
焦虑和不安都是由于和他人做比较,太过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只要看着自己脚下的路,就会明白你所经历的每一个瞬间都有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