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上旬,下定决心给自己办了一张撸铁年卡,特意选择了每天下班回家必经之路的一家健身房,从家里出发也只有900米距离,督促提醒自己能经常去运动。作为健身小白,虽然也在B站自学了一些无氧器械使用方法(不得不感叹如今网络资源丰富),还是决定先从最简单的跑步机和椭圆机入手,以有氧运动为主,初始目标是减重10斤,让年底的单位体检报告不再出现超标指标,然后再考虑增肌塑形之类。
虽然户外也可以跑步,空气也更加清新,但目前居住的老旧小区路面停满了汽车,无法满足跑步需求,加之本人比较懒惰,自律性不高,平时下班回家吃过晚饭后就不想动弹,也没有动力再换身衣服下楼出去找地方运动。以前在户外独自跑步,中途感觉太累就会不自觉停下来,试过在健身房跑步机上运动反而能坚持跑下去。自知身体僵硬,四肢不够协调,也放弃报舞蹈、健美操、瑜伽课等。
这家健身房的自由撸铁区几乎全是男性,偶尔看到零星几位女性。去跑步机区域的路段两旁,摆放着各种撸铁器材,不得不硬着头皮快速走过被人注视区,刚开始总感觉有些“社恐”,去了三五次也就渐渐习惯了,也有勇气去练其他器材。经过观察,来健身房锻炼的,身材很肥胖臃肿的很少,除了健身教练,练出一身肌肉的也不多。一部分是细胳膊细腿看上去瘦瘦弱弱的小青年或学生党,一部分是退休大叔甚至是头发花白的老大爷……遇到上课时段,才会看到很多女性同胞,组团上完课就回去了。还有几个请了一对一私教,上课区域正对着跑步机,平时我就一边跑步一边看私教上课过程。没课的时候就大脑放空机械性跑步或是胡思乱想一些事情。
办卡后第一个月,利用两个娃在公婆家吃晚饭时间,每周一到每周五下班后直接去健身房跑步,洗过澡晚上七点前回家接娃,一般是“热身+慢跑+拉伸”40分钟,4公里左右,偶尔踩椭圆机,周末两天休息。健身是痛苦的、枯燥的、孤独的、漫长的过程,有时候连续几天运动后,感觉酸痛乏力实在不想去健身房,临下班反复进行思想斗争还是挣扎着去了。往往运动十分钟左右会开始感觉疲惫难熬,很想停下来,就像是一道“坎”,但是再坚持五分钟左右,继续跑下去就不会再感觉到累了。国庆假期后连续上班七天,我也跟着连续七天去跑步,到第七天晚上开始感觉到膝盖不适,特别是被骑车摔过的左膝盖。转念想想自己也不从事模特职业,又不是专业运动员,能够形成运动习惯也是一件厉害的事情。健身之事要从长计议,制定一种比较容易执行的计划,不能太心急,强度不要太大,比如跑一休一等,运动前后做好热身和拉伸,避免受伤。
hillway问我:“为什么嘴巴犯下的错,要让膝盖受折磨?”胖子是一口一口吃出来的,脂肪也是要一点一点消耗下去。不仅要养成日常运动习惯,平时也要注意饮食。我们单位食堂是自助形式,于是便改变自己饮食习惯,早餐选择粗粮(蒸红薯、土豆、玉米、芋头、南瓜等)+水煮蛋+炒时蔬+纯豆浆(不加糖),不再碰白粥、油条、各式咸菜、包子花卷馒头类食物。午餐选择瘦肉、海鱼海虾、蔬菜等,不喝例汤,不吃油炸、肥腻食物(卤鹅、烤鸭、盐焗鸡等不吃皮),米饭只盛一小拳头,逐渐调整吃到不饿就行,不要吃撑。运动回家后尽量不吃或很少吃晚饭,尝试带着饥饿感睡觉。除此之外,平时戒掉含糖量高的食物,不再喝任何饮料奶茶,只喝白开水,偶尔喝冰美式,尽量不吃水果。在我的影响下,hillway也于10月中旬在他们单位的健身室运动起来。
刚开始运动,虽然体重还没有非常明显的变化(减重2-3斤上下浮动),但睡眠情况得到改善,每天晚上八九点就感觉困意,入睡很快,睡眠很沉。早上没等到闹钟响就自然醒了,神清气爽。不再像以前看手机亢奋到凌晨也毫无睡意,早上闹钟响时感觉头晕脑涨,甚至精神萎靡不振一整天。穿衣服感觉稍微宽松了一些,慢性荨麻疹也渐渐复发少了。回想自己从数年前最开始气喘吁吁,跑800米都十分艰难,到目前坚持慢跑4公里,从最开始身体笨重跳绳两三个,到目前一口气100多个,也算是进步。坚持运动,不仅是减重的过程,也是改变自己精神状态、挑战超越自己,让自己更加自律的过程。
常说“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学习如此,人生如此,健身也如此。在人生的道路上,享受一路的风景,享受一路的陪伴,学会接纳自己、挑战自己、掌控自己,学会接受付出努力后的结果。每多向前跑出一步,都是更好的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