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非洲博物馆这两天开馆,hillway说机会难得,对于非洲,我们接触的不多,了解的也不多。赶紧去感受了一下非洲的特色。
博物馆里展示的是非洲的木雕与石雕,主要是以木雕为主。有人说,木雕在非洲传统艺术中的地位,好比石雕之于欧洲,瓷器之于中国。木雕作品形态各异,体现着非洲大陆不同区域、不同时期部族的传统和文化。它以一种原始、质朴与粗犷的外形,给人一种狂野与神秘的感觉。
非洲木雕的选材考究,原材料一般都选取质地坚实、纹络鲜明的硬木,最常用的木材有乌木、柚木、铁树、纯白木等,而最为中国人熟知的要算是乌木了。乌木又名黑檀木,质地坚硬细密,重如铸铁,外皮为褐色,外层是柔软的白色木质,最里层是密实的深色木料,因此加工出的木雕能够呈现出深浅两种颜色。
这里是展馆入口,可以感受到浓郁的非洲风情。
木门上的雕塑,凹凸有致。
展览板介绍,末尾写着一句话:非洲总有新奇的事发生。那就赶快开始我们的新奇之旅吧。
一排三个不同的珠宝盒。
左右两个珠宝盒近景。和古代中国的小巧玲珑不同,倒还好,也算得上精致。
至于中间这件,庞大笨重,不敢恭维,难以想象里面装上珠宝会是什么样子。
床,旁边那个是储物箱。上面都雕刻的有好多人像。制作起来倒是费了一番功夫,但是这床又窄又硬,估计睡着也不怎么舒服,还是喜欢现在的又软又厚的大床。
这是座椅,从两个角度拍的,合成一张。
非洲的大烟斗,体积庞大,我对hillway讲,这抽上一口要费多大的力气呀。
盾牌展区的一张奇特的盾牌,因为我感觉它的纹路很像我们平时洗衣服用的搓衣板。这样也不错,战时用来打仗,平时拿来搓衣服。
接下来是人物雕像展区。先展示一下非洲人对自己祖先模样的想象。我们感觉好像那个外星人ET。
这一个更像外星人:
坐着发呆的非洲男子:
还有两幅面具,第一个面具嘟着嘴。
第二个看上去不太像非洲人,倒是有些像日本品种。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非洲的女人们。
首先感受一下非洲两个可爱的胖婆传达出的的欢乐氛围,这个是石雕。
接下来是一些木雕作品。
我看到展台的玻璃框里有一对男女,估计是夫妻吧,就让hillway拍了下来。
虽然他老婆的胸部十分的突出,但是我认为最大的亮点还是在他们的背面,那两个鼓鼓的屁屁呀,真搞笑!
再来看一个非洲女性的木雕,正面来看好像很一般,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凡事都要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才会凸现自己的优势所在。
这胸部可不是一般的大,大就大呗,竟然丝毫不受地球引力的影响,非常的挺,真是太牛X啦。这个非洲波霸级女人备受关注,当时有几个人都拿着相机在拍。有一个女的说:这个雕像不错,但是必须侧拍才有效果。便走到这个木雕的右边拍了一张后,满意离去。我们也到右边拍了一张,如下图,看来角度很重要呀。
非洲的木雕,不管是军事用具,生活用品,还是乐器,餐具等,都会雕刻上人物。
在对人物的雕刻上,不管男女,总会有意突出身体的某些特别部位,应该是一种生殖崇拜吧,这毕竟是关系到种族繁衍的大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