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细搭配

从郭德纲门之后,社会上掀起了如火如荼的“反三俗”之风。我不知道这“俗”是怎么定义的,我特意查了下字典,大体的解释是: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俗尚。风俗。习俗。约定俗成(指某种事物是由群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
大众化的,最通行的,习见的:俗名。俗语。俗曲。雅俗共赏。
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厌的:俗气。俗物。鄙俗。粗俗。庸俗。
凡世间,相对于仙佛僧道:俗人。世俗。僧俗。凡夫俗子。

想必这反的俗的东西必将招人厌烦,令人作呕的。可是这判断的标准是什么呢,这玩意确实不太好界定。作为每个独立的个体,具有独立的思想,对某件事物的感觉(评价)应该是不一样的。

比如对文学作品的评说也是不能统一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对于红楼梦

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 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对于金瓶梅当然也是,一个高中生很难发现里面的高雅,但它确实是中国世情小说的先祖

然《金瓶梅》作者能文,故虽间杂猥词,而其他佳处自在,至于末流,则著意所写,专在性交,又越常情,如有狂疾。

那么对一个人的评判呢,能不能很好的界定到底俗不俗。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盖棺定论”,就是说一个人没有死的话,先不要评价他,说不定他之后会做出其他的什么事来,你现在的评说就不正确了。 但是,人又是统一的吗,人不是只有一面性的。比如说李渔,虽然写出艳情的《肉蒲团》,不是还有看起来高雅的《闲情偶寄》吗。 而且,俗的东西怎么了。不是还有雅俗共赏吗。雅有雅的精致,俗有俗的大方。家里来客人了,不一定非要拿出来精细雅致的小吃,也可以拿出下里巴人的土特产让人品尝。

人要全面营养讲求粗细搭配,荤素均匀。有人说过,菜不在好吃难吃,关键是看做法。

发表回复

您可以匿名评论,只有「评论」 是必填项,其他的都可以不填。如果填写电子邮箱地址,有人回复时您将收到邮件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