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二》观后感

昨晚看完电影,想到小蜜瓜在逛街时经常讲到的一句话:“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我不敢说自己是识货的人,但是总有比较的权利吧。前段时间看完《泰囧》总觉得没有期望的好,但是和《一九四二》拿来比较的话,反倒觉得略胜一筹。

《唐山大地震》没有看过,怕自己看了会难过。知道《一九四二》演的是河南饿死人的惨剧,本来也不打算看的,但近来几天也没有什么片子看的。从《非诚勿扰》开始对冯小刚起了兴趣到《非诚勿扰2》的失望,也就没有多高期待了。

p1767540016

我不太了解这段历史,只是单纯凭借对影片的感受发些牢骚。

抛开《一九四二》的题材严肃性和教育意义,就情节而论,虽然有不停的杀戮、轰炸、死人,但总觉得进展十分缓慢沉闷冗长,东讲讲西讲讲,跳来跳去,哪个方面都想演一演,但让人感觉哪里都演的不够用力,大演员的演技是没得说,但也没有演出几个饱满的人物来,总让人的思维和情感到处发散,没有办法集中,除了中间有几次被台词逗笑,竟然没有感动,更没有哭,连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此外,对于我来说,传道士和外国记者强行插入影片的感觉十分难受。我不明白演河南灾民的逃荒跟外国的上帝有多大关系,非要安排神父占用那么多的戏份。影片竟然安排一个外国记者历经波折,辗转千里向蒋介石汇报河南的情况,仿佛如果没有这个外国人,偌大的河南省仍不知道在水深火热中挣扎多久也等不到救援,那么其他的中国人又到哪里去了呢?他们难道没有良知吗?西方人在影片中的形象竟然显得如此崇高与重要,恨不得与“救世主”划上等号。就像《金陵十三钗》一样,是不是只要插入崇高的外国人形象,分得重要戏份,中国电影就有了国际范,就可以讨好国际市场了呢?

发表回复

您可以匿名评论,只有「评论」 是必填项,其他的都可以不填。如果填写电子邮箱地址,有人回复时您将收到邮件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