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小波:《人为什么活着》

前段时间亚马逊的Kindle电子书做活动,免费领了一本书,书名是《人为什么活着》。看这书名就感觉是地摊上哗众取宠妖艳没营养的泛黄书籍,如果掏钱我绝对是不会买的。

出差坐飞机时,闲来翻翻,才发现是王小波写的。第一次读他的作品是《黄金时代》,并不觉得好,之后就没有再读他的文章了。我以为我是不喜欢他的文字的,没想到这本书却不错。

看过之后觉得有些文章写得很好,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有些写的没有味道,绕来绕去的,看不下去,但作者的思维很清晰写的没完没了。

《人为什么活着》是他的杂文集,涉及的东西很多也很杂。虽然大部分文章都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写的,但观点的时代性却很强,读起来像刚写过一样,这说明文章很有生命力。

《人为什么活着》是《人为什么活着》杂文集中的一篇文章,初看题目有些吓人和期待,好像有人要给我指点迷津似的,看完之后发现作者并没有讲清楚,而且都没有打算往这上面讲,主要是李银河给他提出了这个问题,他做了个回应罢了。我觉得有两句话说的好,一句是开篇的:“你问我人为什么活着,我哪能知道啊?我又不是牧师。释加摩尼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出了家,结果得到的结论是人活着为了涅磐,就是死。”另一句是:“总之,我认为人不应当忽视自己,生活就是自己啊。总要无愧于自己才好。”似乎给出了答案:“为自己活着!”却又等于没说。

紧接着的一篇文章《我厌恶模式化的生活》中的几句话:“人们懒于改造世界必然勤于改造自己,懒于改造生产方式,对了,懒于进行思想劳动必然勤于体力劳动,懒于创造性的思想活动必然勤于死记硬背。”作者又拿生孩子打比方:“比方说中国孩子太多,生孩子极吃苦头,但是人们为什么非生不可呢?我猜是因为(1)大家都生,(2)怕老了,(3)现在不生以后生不了。”作者后来真的没有像普通人想的那样模式化地生养一个孩子,真的是人文合一了。这也是我喜欢读杂文的原因,可以窥探作者/智者的思想,试图有所感悟。

《我为什么要写作》本来我也想找到作者写作的答案,发现又是顾左右而言他。作者提到家训“不准孩子学文科,一律去学理工”,因为在在作者成长的时代里,“老舍跳了太平湖,胡风关了临狱,王实味被枪毙了”,于是就学了理。写作不如去经商赚钱当个有钱人,再不如也要当个畅销书作家。可是作者还是一味的当他的“严肃作家”(这世界上有名的严肃作家,大多是凑合过日子,没名的大概连凑合也算不上。),因为“相信自己有文学才能,我应该做这件事”。总而言之,作者就是趋害避利地热爱写作,没有理由。

关于最近炙手可热的“国学”和“传统文化”,作者对它有不近人情地批判,认为并不值得呕心沥血地读,应该多去学习自然科学知识。以下为《我看国学》节选:

四书五经再好,也不能几千年地念;正如口香糖再好吃,也不能换着人地嚼。有人说,现代的科学、文化,林林总总,尽在儒家的典籍之中,只要你认真钻研。这我倒是相信的,我还相信那块口香糖再嚼下去,还能嚼出牛肉干的味道,只要你不断地嚼。我个人认为,我们民族最重大的文化传统,不是孔孟程朱,而是这种钻研精神。过去钻研四书五经,现在钻研《红楼梦》。四书也好,《红楼梦》也罢,本来只是几本书,却硬要把整个大千世界都塞在其中。我相信世界不会因此得益,而是因此受害。

任何一门学问,即便内容有限而且已经不值得钻研,但你把它钻得极深极透,就可以挟之以自重,换言之,让大家都佩服你;此后假如再有一人想挟这门学问以自重,就必须钻得更深更透。此种学问被无数的人这样钻过,会成个什么样子,实在难以想象。那些钻进去的人会成个什么样子,更是难以想象。古宅闹鬼,树老成精,一门学问最后可能变成一种妖怪。就说国学吧,有人说它无所不包,到今天还能拯救世界,虽然我很乐意相信,但还是将信将疑。

如果说,这就是中华文化遗产的主要部分,那我就要说,这点东西太少了,拢共就是人际关系里那么一点事,再加上后来的阴阳五行。这么多读书人研究了两千年,实在太过分。我们知道,旧时的读书人都能把四书五经背得烂熟,随便点出两个字就能知道它在书中什么地方。这种钻研精神虽然可佩,这种做法却十足是神经病。显然,会背诵爱因斯坦原著,成不了物理学家;因为真正的学问不在字句上,而在于思想。

《体验生活》中吃“忆苦饭”的那种近似痴呆的精神状态,写《肚子里的战争》那种拿生命当儿戏的调侃,《从Internet说起》用讽刺的笔法描绘了当权者自以为是地乱作为,文字诙谐幽默,痛苦的经历写得生动活泼,眼前仿佛有一个花枝招展的丑角,读起来让人忍俊不禁,合上书才发现是笑中带泪。

发表回复

您可以匿名评论,只有「评论」 是必填项,其他的都可以不填。如果填写电子邮箱地址,有人回复时您将收到邮件通知。